您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频道 > 业界动态 > 详细信息

青海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志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06-30 19:06:13.0 来源: 点击数:12

    陈志忠的履历,曾是青海政坛的一本“励志教科书”。1980年,他考入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扎根西北,从西宁铁路分局的基层技术员一路攀爬,30余年里辗转青海省经贸委、经信委、国资委等多个经济要害部门,历任处长、局长、副主任

    2015年升任青海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跻身正厅级。若只看这份履历,他似乎是“实干派”的典型——理工科出身,深耕经济领域,主抓过交通、电力、经济运行等重大项目,甚至在2014年还兼任省招商局——副局长,为青海招商引资“站台”。然而,光鲜的履历背后,暗流早已涌动。
    2024年8月,青海省总工会召开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陈志忠仍以常务副主席身份参会,强调要“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干部”。谁曾想,短短7个月后,他就因“严重违纪违法”落马。

    讽刺的是,这场会议的主持者——青海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王大南,在会上特别要求“党纪学习教育常抓不懈”,如今看来,陈志忠恐怕连“临时抱佛脚”的机会都没等到。
    纪委通报虽未透露具体案情,但蛛丝马迹可循。纵观其职业生涯,陈志忠长期把持经济命脉部门,尤其在2000年担任省经贸委电力处处长后,权力触角延伸至能源、交通、国资等“油水丰厚”领域。电力处长的位置,懂的都懂。

    更耐人寻味的是,小编发现其履历中2015年11月后的职务变动与另一份通报微妙重合——同年同月,福建莆田市荔城区农机总站——科员陈志忠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虽纯属同名巧合,却像命运开的黑色玩笑:两个“陈志忠”,一个倒在科员岗位,一个栽在正厅高位,殊途同归。
    “晚节不保”的戏码为何总在上演?或许从陈志忠的晋升轨迹可窥一二。2010年后,他身兼省经信委副主任与招商局副局长,手握项目审批、资金调配大权,却未见公开报道其重大政绩,反倒是2025年初福建省纪委监委通报“月查393件违反八项规定问题”,侧面印证了权力密集领域的高风险。

    青海省总工会作为群团组织,本应是服务职工的“清水衙门”,但陈志忠任内恰逢工会经费管理改革深化,若将黑手伸向职工福利、帮扶资金,其性质便更加恶劣。
    退休前“最后一搏”的侥幸心理,或许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知情人士透露,陈志忠本计划2025年下半年退休,此前还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感慨“站好最后一班岗”。如今看来,这班岗终究没站稳。比起莆田那位“小陈志忠”违规办理低保的“小打小闹”,这位正厅级“老陈”的问题恐怕是“量级碾压”。毕竟,能让省级纪委监委亲自出马,案情大概率涉及巨额利益输送或系统性腐败。

    陈志忠的跌落,恰似一记警钟:退休不是“安全门”,履历不是“护身符”。党员干部若把“升官发财”当人生信条,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行动指南,即便藏得再深、演得再真,也逃不过党纪国法的火眼金睛。曾有网友辣评:“早知今日‘上通报’,何必当初‘乱伸手’?”
    劝世良言:为官者当谨记,清廉才是最好的“退休金”,担当方为最硬的“护身符”。莫让贪欲蛀空半生奋斗,勿因侥幸毁掉一世清名。今日陈志忠的结局,明日又会是谁的前车之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见解,用正能量照亮反腐之路——毕竟,雪域高原的蓝天,容不得半片乌云!
(本文重在倡导反腐正能量,重申国家反腐之决心,增强人们之信心,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写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请读者理智阅读)

 

深度观察

上一篇: 天峻柴达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一批废旧物资公开转让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