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频道 > 业界动态 > 详细信息

中国发布稀土白皮书

2012-06-25 10:06:22.0 来源: 点击数:8541

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以客观反映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状况。

  白皮书指出,我国不断加强、完善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相关行业的管理,在稀土领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稀土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稀土行业的发展。

   回应国外对我国稀土质疑
  在此次白皮书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积极回应了,对于“中国借操纵稀土价格获利”的质疑,苏波表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干预过稀土的市场价格,中国也没有利用市场价格的上涨来获取经济利益。苏波称:“至少我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的领导,我们从来没有下发过或者口头指令过任何一个企业对它的稀土销售价格采取什么措施。”

  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收到了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欧盟欧盟方面认为,中国在原材料出口问题上采取了出口配额、出口关税,以及对中国境外企业获得这些原材料提出附加要求等诸多限制措施。

  对于,美、欧、日等的发难,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稀土办公室副主任高云虎表示,中国加强稀土行业的管理,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是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

  高云虎指出,中国对国内外的企业一视同仁,稀土的价格由市场调节;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是同步进行的,这也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

  6月20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表示,对于国外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稀土的质疑,我国一直在正面的回应,并且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收效目前看来并不明显,“我国稀土目前仍存在很多‘乱象’,其中包括,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上述‘乱象’能够得到相应的治理的话,相信我国稀土行业必将获得健康发展的空间。”

  环境污染“铁证如山”

  在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上,这位主管稀土的工信部副部长多次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照片,向在场人士展示了稀土产区不为人知的一面:一张照片上,大量的矿渣、大量的泥石流、大量的滑坡、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老百姓的饮水,仅在这样一个县里,就有十几平方公里,有几万吨的矿渣,有4.5万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另一张照片上,大量的稀土开采使山头都变得光秃秃的,因为山上的植被要全部剥离,在下面发现稀土,用小车推出来,这个山形成的泥石流会造成长期的污染和破坏。

  苏波语气沉重地表示,中国承担了向世界90%的供应量,实际上却在严重地污染自己的环境。事实摆在眼前,“得不偿失”无疑是对稀土行业近年来发展最好的总结。

  在重稀土资源丰富的赣州,目前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采一吨稀土氧化物要向地下注入7吨硫酸铵,大量的硫酸铵长期滞留在地下,一旦下雨将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北方轻稀土也存在同样问题,在稀土的冶炼分离中,产生大量的含氟有毒尾气和氨氮废水。包钢的稀土还含有放射性钍元素,包钢目前有1.8亿吨的尾矿,占地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之多。

  令人更加担忧的是,在稀土付出巨大环境代价的同时,我国稀土资源正在面临枯竭。白皮书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

  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战略资源博弈升温

  实际上,鉴于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极高的战略价值,关于稀土的博弈从未真正平息,特别稀土出口全年配额近四成没有用完的情况下,欧美日却在年初将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诉至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

  事实上,这场诉讼酝酿已久,一直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在国际场合对我国稀土政策进行施压,指责我国用配额来限制稀土出口。业内人士分析说,欧美之所以对中国稀土“穷追不舍”,一方面是出于国内利益需要,以获得稳定的稀土供应;另一方面,市场供求表现与欧美诉讼的矛盾之处表明,欧美并非只盯某一种资源在某一阶段的市场,而是长远战略布局,直指我政策核心。

  面对巨大的舆论责难和施压,苏波坦言,长期以来,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稀土资源和环境压力正在逐步加大,一些资源濒临枯竭。但中国仍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对稀土实行同步管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苏波说。他介绍说,2011年中国计划出口稀土产品实物量3.02万吨,实际出口1.86万吨,仅完成计划的61%。

  “我认为稀土的价格上涨完全属于理性的回归,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干预过稀土的市场价格,中国也没有利用市场价格的上涨来获取经济利益。”苏波同时强调,中国为了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加强稀土严格管理以后,促进了全球稀土供应的多元化,支持了世界对稀土供应的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稀土办公室副主任高云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加强稀土行业的管理,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是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中国对国内外的企业一视同仁,稀土的价格由市场调节;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是同步进行的,这也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

  高云虎说,今年4月25、26日,中国与有关各方已经在世贸组织进行了初步的磋商,我们愿意与有关各方共同合作,促进这个问题早日解决。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地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切实维护中国的正当权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5月15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与美欧日稀土出口限制案目前正在协商中,尚未达成协商结果。

  40亿投入治理,高压管控未放松

  “稀土污染是中国政府这几年加强稀土行业管理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苏波告诉记者,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管控力度并未放松。一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开采、生产、出口各个环节落实环保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稀土开采生产的准入条件,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禁止采用离子型稀土池浸、堆浸的落后工艺;二是提高了环境保护的准入标准,要求企业开展环保治理工作,到期不能达到要求的要全部停产;三是开展环保的核查和治理,目前已经公布了56家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生产企业;四是采用较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不断地提高稀土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对稀土的环境污染投资40多亿进行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还在积极谋划建设稀土交易平台。

  在稀土出口问题上,苏波告诉记者,中国将在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但同时希望其他稀土资源国也和中国一样来承担全球供应的责任。

  他同时强调,将继续鼓励外商投资稀土产业。目前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已在中国投资稀土产业,独资、合资企业达到38家。下一步我们鼓励外商投资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稀土生产装备制造等领域,不断地提高中国在稀土生产当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加速稀土整合

  对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白皮书中也提到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自去年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整合自治区内稀土资源,并以包钢稀土为牵头企业后,广东省、湖南省等地方也纷纷提出了整合区域内稀土资源的构想。

  今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昨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我省稀土行业整合的意见》,对广东省进行稀土资源以及稀土产业链的整合提出时间表。而湖南省近日也提出了稀土整合的构想,由湖南省经信委牵头,欲成立湖南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整合全省的稀土资源和稀土企业。

  上述三个地区中,各以稀土也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整合的“核心”,其中能够确认的包括,包钢稀土、广晟有色。而湖南地区的稀土整合按照初步方案,省级国有股东主要参与者为湖南省经信委下属的一家企业、湖南省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和湖南省金鑫黄金公司,而湖南省金鑫黄金公司正是辰州的大股东。

  今年5月时,记者曾向包钢稀土方面确认整合进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整合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有望在年内完成。南方稀土方面,除了广晟有色外,厦门钨业、鼎立股份也纷纷出手。厦门钨业日前公告,将联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稀土材料研究所和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计划于2015年底完成建设工作并通过验收。鼎立股份则公告与广西岑溪市人民政府签订《广西鼎立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合同书》,拟在岑溪市马路镇投资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规模预计为10亿元。

  中国稀土交易平台即将亮相

  国务院新闻办昨日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

  白皮书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我国将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性开采政策。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稀土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谋划当中,不久后这个平台就会亮相。

  白皮书称,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倍、4.1倍、4.8倍。尽管2010年下半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仍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

  苏波表示,有人认为去年中国稀土价格涨幅较大,但他认为,稀土价格上涨完全属于理性回归。他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干预过稀土市场价格,这完全是一种市场机制的作用。事实上,中国也没有利用市场价格上涨来获取经济利益,因为相对于近80万亿的工业产值,800多亿的稀土产值微不足道。

  苏波透露,就推出稀土交易平台问题,稀土行业相关企业已进行了多轮磋商。作为稀土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积极支持有关企业加快平台建设,通过这个平台,使稀土的价格能够完全在市场竞争当中形成,不断规范稀土市场价格体系。

  据介绍,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稀土行业也存在不少问题。

  白皮书表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

  而稀土开采、选冶、分离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同时,稀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白皮书指出,将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性开采政策,在短期内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稀土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文中部分信息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等)

深度观察

上一篇: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意见
下一篇: 中国发布稀土白皮书